自检自查整改措施范文篇1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镇安委会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检查工作方案,明确了排查范围、内容、方式、目标、具体工作措施和责任分工,按照分工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成立1个综合检查组及6个专项检查组,专项检查组由各职能单位牵头,分管领导带队,开展以“查隐患、抓整改、重落实、保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大检查。
二、查督结合,分层推进
一是单位自查,各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各自生产经营特点,在本单位范围内开展全面隐患排查,建立安全管理及隐患排查交接班制度,排查的隐患落实整改并建立台帐。
二是各专项督查组在各自监管范围内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扎实整改各类事故隐患。督查有详细规范的记录,对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到位的,下达隐患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三是镇安委会综合督查组对各专项督查组专项行动开展情况、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再次督查,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到位。
三、突出重点,深入检查
各牵头单位切实履行各自监管责任,监督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一是开展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工商贸等企业安全检查,打击非法违法行为和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情况。打击烟花爆竹批发、零售企业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情况。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安全规章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基础工作,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二是强化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公路危险路段,依法查处交通违法违规行为情况。加强“三合一”、“多合一”场所(集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为一体的场所)隐患排查整治,落实防火灾、防踩踏措施情况。
三是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落实防坠落、防垮塌措施情况;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情况。建筑施工机械登记建档、检验、检测、安装、维护、保养和使用情况,作业人员持有效证件上岗作业情况,完善应急预案和开展应急演练情况。
四是落实水利设施和堤防的安全管理和规范化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水库运行安全管理,开展河道违法采沙的整治等。
五是加强农机安全监管、农机安全监理行政许可条件建设、农机手驾驶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
其它各职能单位根据各自监管职责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四、扎实整改隐患,不流于形式
通过本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排查隐患65条,镇安委会把抓安全隐患整改作为工作的重点,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全部登记建,对能当场整改的一般隐患要求立即整改,对限期整改的隐患,要求各单位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整改进度,在规定期限内整改到位。发现整改不到位或有反弹现象的,由镇安委会挂牌督办,责令整改到位。
自检自查整改措施范文篇2
1.1工作目标。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通过抓整改、抓预防、抓监督、抓考核等措施,做到发现一项,清除一项,从逐步减少到最终消除“三老”问题。
1.2治理思路。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一问题一记录表的方式开展责任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直接、间接和管理等各方面原因,以及对该存在问题的产生负责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并由直接上级管理人员对问题责任人开展约谈,共同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加强整改监控,同时,建立安全检查问题库,由检查组织部门将以后检查发现的问题与问题库比照,找出重复出现的类似问题(“三老”问题),对“三老”问题所在基层单位、部门实行亮灯管理和绩效考核,促进各类检查发现问题的有效和彻底整治。
2治理“三老”问题的方法
2.1强化问题整改与销号,防范“三老”问题
对企业或上级组织的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问题,必须在进行有效的彻底整改(包括整改措施的落实和防范措施的落实),只有对每一项问题都进行了彻底的整改,才有可能避免同类问题的重复出现,这是实现从逐步减少到最终消除“三老”问题的关键。强化对发现问题的整改,可按以下方式步骤实施销号管理。(1)按“谁检查,谁签名”的原则,将检查发现问题记录在案。按每年根据本企业的工作计划安排以及上级的工作要求所组织开展的各类安全生产检查,由检查组的各检查专家,对检查发现的所有问题全部做好检查记录,并汇总形成安全检查发现问题清单,并按照“谁检查,谁签名”的原则,检查组检查人与受检单位确认人同时在发现问题清单亲笔签名确认,将检查发现问题详细记录在案。(2)设立一问题一编号,监控整改措施的落实。对企业组织开展的各类安全检查,由组织牵头部门对检查发现并经检查人和确认人双方签名确认的问题,实行一问题一编号记录在案,以便于对每一项问题实施整改情况监控,确保所有问题按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和防范措施。(3)开展一问题一责任分析,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按“谁管理、谁负责”和每个问题都有人负责的原则,对所有编号记录在案的问题,分专业、分层级组织问题所在的单位、部门、生产班组开展责任分析,深挖问题的直接责任和管理责任,找出责任人员。(4)约谈问题责任人员。约谈,是对经过上述责任分析后找出的问题责任人进行约谈,目的是使直接上级管理者与问题责任人进行面对面沟通,敞开心扉倾谈,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查找工作中的困难,制定工作改进办法。一般可由直接上级管理者对问题责任人进行约谈。约谈过程中,应做好记录。(5)对问题“销号”。针对记录在案的每一编号问题,每整改完成并验收合格一项,可销号一项。当整改责任单位对某问题按要求落实所有的整改措施后,并组织了验收,提供有验证意见和验证人签名的验收材料,以及提供了能有效反映落实整改措施的标志性材料(如,整改后的照片、截图、文件扫描件等),经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即可对该问题“销号”。对安全检查发现问题,通过以上方式查找问题责任人,产生问题的管理原因和直接原因,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和防范措施,实行销号管理,监督所有问题的整改,这样可达到有效彻底的整改,防范类似的“三老”问题重复出现。
2.2实施警示与考核兼备,整治“三老”问题
对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不重视、整改不彻底,以致在以后安全检查过程中仍出现“三老”问题的单位,可通过实施亮灯警示与绩效考核等来追究责任。(1)建立安全检查问题库。将本企业近三年以来开展的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问题为基础建立安全检查问题库,库中的各类问题按专业领域分类归纳并编号,并将以后组织开展的安全检查所发现的非重复性问题也及时录入到问题库,不断更新问题库的内容。(2)查找“三老”问题。要查找“三老”问题,首先应明确是否“三老”问题的判别标准,例如,可从问题库建立后开始,以后所组织开展的安全生产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通过与问题库的问题项目相比较,当发现问题内容有50%及以上相类似或关键内容相类似而且对安全生产确有较大影响的,即可定为重复出现的“三老”问题,并纳入到企业的“三老”问题治理中。(3)对“三老”问题亮灯警示与考核。一是在一个自然年度内所开展的安全检查中,由企业组织或上级安全检查每发现一项“三老”问题,企业即对问题所在生产单位进行黄灯警示,年度“三老”问题累计达两项及以上的进行红灯警示,并视情况对问题责任人进行提级约谈。自然年度过后警示自动消除。二是对发现的“三老”问题,同时对问题所在单位年度安全生产绩效考核扣分,并不得参加年度安全生产先进评比。三是对因整改不及时、不全面、不彻底而造成事故的,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国家或企业有关处罚制度进行问责。
自检自查整改措施范文篇3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央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部署和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要求,在今明两年,加大力度,强化措施,开展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中的问题和偏差,保证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和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统一组织、分工负责。建立科学有效的组织领导体制和协作配合机制,注重发挥各个方面各个层级的监督监管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二)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本次监督检查以耕地保护、节约用地、卫片执法、双保工作为重点,切实增强监督检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坚持同步推进、相互结合。开展“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与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估、卫片执法检查、双保工作等各项工作结合进行。要坚持边排查、边研究、边治理、边整改,通过自查自纠和重点检查等形式,全面排查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四)坚持以查促转,完善机制。开展“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要注重在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针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健全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强化监督,形成保证中央和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有效贯彻落实的长效机制。
三、具体内容
为切实做好“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避免重复检查,提高工作效率,将该项检查与每年开展的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考核评估、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和“双保工程”等工作结合进行,具体检查内容与分工如下:
1、耕地保护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包括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耕地占补平衡情况、建设用地审批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政策为“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批地等行为。(责任单位:市局耕地保护科、联系协调单位:市农业局)
2、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主要包括节约集约用地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情况、节约集约用地标准评价考核体系建立与落实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政策为“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供地行为。(责任单位:市局土地利用科、联系协调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
3、土地矿产卫片执法和“双保工程”监督检查,重点对卫片执法整改情况、“双保工程”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违法用地问题严重地区的有关人员是否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进行检查。(责任单位:市局执法监察分局、联系协调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交通局、市水务局)
4、土地调控政策用地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包括土地差别化供地政策、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政策为“两高一资”、产能过剩和盲目扩张、重复建设项目安排用地计划指标情况等。(责任单位:市局规划科、联系协调单位:市发改委)
四、方法步骤
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我市工作实际,监督检查拟采用自查、重点检查、卫片执法检查、实地督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工作分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安排部署阶段(年8月中旬)。制定“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工作实施方案,下发文件进行工作部署。
(二)自查自纠阶段(年8月底前)。各县(市、区)组织自查,由国土资源局牵头,发改、农业、工信、交通、水务等有关部门参加,对照本方案确定的四方面内容进行自查,查明问题,形成自查报告,于8月25日前报市局专项办公室,市局汇总后上报省厅和市专项办公室。
(三)重点检查阶段(年9月——10月)。市局上述四个监督检查责任科(分局)联系组织相关单位,按照各自的检查工作内容,对各县(市、区)有重点的进行抽查与检查,具体检查时间、地点由各责任科(分局)根据实际工作确定,并自行组织。检查工作完成后,形成检查报告,交市局专项办公室汇总,形成综合检查报告上报省厅。并做好接受省厅和市级检查的准备工作。
(四)集中整改阶段(2012年3月——5月)。各责任科(分局)针对“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自查和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制定整改方案。对比较严重的问题和带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从主观认识、法规制度、权力约束、行政监管、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产生的根源,查找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督促有关地方和单位明确整改责任、确定整改目标、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任务,确保整改措施有效落实。各项整改方案交市局专项办公室汇总,形成综合整改方案上报省厅。
(五)完善机制阶段(2012年6月——11月)。各责任科(分局)根据检查出的问题,从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出发,提出需要健全和完善的政策建议,逐步建立健全保障中央和省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长效机制。各项政策建议及时交市局专项办公室汇总,形成综合材料上报省厅。
五、主要措施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必须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确保取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局成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简称专项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责任科(分局)按照分工负责各专题内容的监督检查工作,其他科室积极做好配合工作。各县(市、区)局要相应设立领导机构(人员名单8月25日前连同自查报告一并报市局专项办公室),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职责,重要工作亲自研究部署,分管领导按照分工抓好各项任务落实。
(二)分阶段有重点推进。省厅和市《实施方案》对今明两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确定为五个步骤,并提出了相应的时间安排和具体要求。各县(市、区)局和市局各责任科(分局)要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做好各个阶段的工作。
【自检自查整改措施(收集3篇) 】相关文章:
初二的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7-01
打羽毛球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6-28
[精选]包饺子日记(整理9篇) 2024-06-26
四年级日记5[精选](整理3篇) 2024-06-26
[精选]六年级日记(整理3篇) 2024-06-25
精选劳动的日记4(整理2篇) 2024-06-23
小鸡的成长日记精选2(整理2篇) 2024-06-23
钓鱼的作文(整理25篇) 2024-07-02
自检自查整改措施(收集3篇) 2024-07-02
代账会计工作计划(收集3篇) 2024-07-02